用戶水系統的軟硬件設置一定、采用的藥劑品種一定時,
漆水分離劑處理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藥劑的投加量、A劑、B劑投加量是否協調及pH值的控制是否得當。系統發生異常時,也往往與這幾個因素有關,當系統異常時,應作如下的觀察驗證和調整:
?。?)檢查水的pH值,核對是否符合根據試驗確定的投加工藝。pH值的調整。一般是從低pH值向上提高,從高到低方向調整一般不采用。pH值從低調到高,吸附的絮凝劑逐步從不利于架橋的蜷縮構像,轉變為有利于架橋的伸展構像;但pH值反方向的調整時,構像不可逆轉。
?。?)檢查投加量。計量泵投加的現場,檢查計量泵度數,換算班或日投加量,并檢查換算結果是否與實際藥劑消耗量相符。表觀日投加量計算方法為:日投加量(kg)=24×計量泵標明的流量(LPH)×單位沖程(Stroke)×泵出量百分數(%)×速度或頻率百分數(%),手動添加的現場,檢查當日各種藥劑投加總量、剩余藥劑量,確定各投加參數是否合理。
?。?)漆渣發粘??赡苁瞧崴蛛x劑A劑投加量不足、pH值未達到控制要求,可增加投加量或提高pH值或同時提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B劑投加過量時也可引起漆渣發粘、結團,粘附于系統中某個部位。出現此類情況時,應檢查B劑投入量是否嚴重失常,如是,立即更正。在計量泵上增加A劑投加量時應小幅度逐步調整,不可一次增加太多。一般固定Stroke不變,逐步改變速度或頻率。
?。?)調整后,密切觀察2小時以上,如有明顯改善,說明調整有效,可視情況進一步調整或固定此投加量。否則,繼續調整、觀察,直至改善。如調整未能奏效,則從其他途徑調整,包括投加位置的改變。更換藥劑配方是然后的選擇,但在初次使用時,出于對實驗室小試確定的配方驗證和確認目的,更換藥劑配方也是調整的重要內容。
?。?)水質問題。水質不好時,一般歸結為漆水分離劑不足、過量或品種選擇不當,但不排除漆霧分散、破壞的原因。良好的水質需要一定時間的靜置,水系統設計不當或操作不合理,存在較大擾流時,水一直得不到澄清??扇√幚砗蟮难h水,加入絮凝劑試驗觀察,確定絮凝劑是否過量或不足,長期未換的水,可稀釋一倍或數倍后試驗。